Search

【#過去24小時 8.19 阿富汗/美國🇦🇫🇺🇸】
   
「美軍的大撤退戰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過去24小時 8.19 阿富汗/美國🇦🇫🇺🇸】
   
「美軍的大撤退戰術安排...錯了嗎?」塔利班攻陷阿富汗後的混亂局勢,引爆了美國與西方盟邦的緊急大撤退,但各種戰術指示混亂、救命排他、大量難民與在地盟友遭棄,以及撤退效率嚴重落後...等等問題,卻讓美國總統拜登本人的國際聲望墜至低谷。18日,拜登總統與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利上將(Mike Milley),終於各自就「阿富汗崩潰問題」接受記者公開訪問——白宮與五角大廈也不約而同放出消息:除非「所有美國公民」都能平安離境,否則接管喀布爾機場的美國大軍絕不會自行離開阿富汗,「...哪怕將推遲美國承諾的『8月31日總撤軍日』。」
.
然而麥利上將與拜登的救援承諾中,關於「Leave No One Behind」(沒有人會被獨自拋下)的擔保,目前僅適用「美國公民」。能救走多少阿富汗朋友?平民婦孺的疏散優先序為何?美國向塔利班要求的「安全撤離通道」含不含阿富汗本籍公民或綠卡持有者?種種提問,麥利與拜登都拒絕表態。雖然目前絕大多數被美軍撤離的,多是阿富汗籍的基層夥伴。但就現階段而言,美軍只會為了解救美國公民而主動出動、並為此延展留下。
.
事實上,阿富汗撤退行動的大混亂局面,也讓美國朝野與軍系輿論倍感衝擊。因此在麥利上將與拜登硬著頭皮面對記者的同時,各方意見也都提出了不少的問題可能性與方案——像是阿富汗的大撤退失態,很可能剛好打中了美軍在地指揮鍊的「解編空窗期」。甚至有記者直接質問麥利上將:「是否曾考慮緊急反攻1個半月前才被美軍棄守的『巴格蘭空軍基地』?」
.
#阿富汗 #塔利班 #反恐戰爭 #Afghanistan #喀布爾 #美國 #拜登 #JoeBiden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